第2293章 谁家好人这么变态-《大国实业》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既然你都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干?

    李慎行越听越疑惑,问:“所以如果光是为了实验磁悬浮列车,搞个两地通勤线路也行。没有必要在景区修建,那么高难度的线路。”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忽然意识到,李文军两父子这就是在挑战高难度。

    他们不惜花高成本,在岩石泥地沙地等各种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下,用高架和桁架上坡下坡,悬空在石壁上修建磁悬浮,检验施工和材料的技术水平。

    李谨言说:“所有系统都是要通过各种情况下无数次重复实验,才能验证稳定性,不断修复Bug。有时候一个最简单的冲击都能让最精密的系统陷入瘫痪。比如在交通高峰期,一辆故障车停在繁忙路口的中央,阻碍各个方向的车辆通行,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路口乃至周边区域的交通陷入混乱。即使现代交通系统有各种智能交通管理措施,如信号灯控制、交通流量监测等,但这样一个简单的障碍也可能使这些复杂的系统在短时间内难以应对,造成交通拥堵和混乱。我们现在,就是在用足够多的实验次数,来尽可能模拟以后会遇见的问题。”

    这个磁悬浮观光车半小时一趟。

    冬季一天不间断跑十六趟,夏季一天二十趟,春秋两季每天十八趟。

    这个线路上所有东西,都要承受一年6000多趟碾压和冲击。

    站台上和车厢里里每半小时换一拨全新乘客。

    旅客类型比任何一趟列车都多,密集程度也堪比任何一个车站。

    这些好奇的乘客会对站台上和车厢里的一切又踢又打,又摸又拍。

    用这样高强度密集实验来检验系统的漏洞和安全系数,面对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和能力。

    毕竟以后磁悬浮如果要推广到全国,面对的情况只会更复杂。

    只在两点一线搞通勤,确实简单很多,但是能反映的问题也少很多。到时候所有问题都只能在推广后遇见并解决。代价要大很多。

    所以他们两的思维逻辑跟其他人就有了天然的不同了。

    他们是努力解决大多数问题后再批量生产。

    陶光明他们,包括李慎行自己,却则总想着用最少的成本批量生产,再解决出现的问题。

    李文军知道谭打雷他们被这个项目折磨得很惨,很有几分怨气,所以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1/3)页